top of page
紀錄劇場在歐美

「紀錄劇場」在西方劇場發展史中,其實早已經歷了幾次的變革……

 

德國

 

要數當中的先驅, Erwin Piscator 及 Bertolt Brecht 莫屬,紀錄劇場其實由他們20年代所建立的史詩劇場(Epic Theatre)演變而成;及後到60年代, Peter Weiss 不單積極創作,更撰寫紀錄劇場的形式及戲劇構作等理論,如《素材與模式:有關紀錄劇場的定義》The Material and the Models: Notes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Documentary Theatre 。藝術家搜集文獻、書信、報紙及法庭紀錄創作演出,因當年平民掌握資訊不多,劇場提供資訊並建構了政治討論的空間,以劇場來論證是當時的一大突破。德國紀錄劇場近10 年再度蓬勃,Hans-Werner Kroesinger,Andres Veiel 及里米尼協議(Rimini Protokoll)更在國際劇壇大放異彩 。

 

英國

 

英國的紀錄劇場發展較德國遲, 由60年代尾 Joan Littlewood的《噢!真是個美好的戰爭》Oh!What a Lovely War 開始,並由Peter Cheeseman去奠基。他們相對著重口述語言的特性,創作手法稱為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劇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語氣及停頓均來自錄音訪問。當年英國流行文化如電台廣播劇及卡式錄音帶的出現亦有影響。英國當代的 Alecky Blythe 更以音樂劇形式創作引錄劇場《倫敦路》London Road;Nicolas Kent 在三輪車劇院(Tricycle Theatre)則發展法庭戲劇為主,亦上演過 Philip Ralph 的《深切》Deep Cut;甚至有名的形體劇場DV8 也應用不少紀錄劇場創作手法。

美國

 

「活報」(Living Newspaper)於1935年由聯邦劇場計劃(Federal Theatre Project)策劃,期望在劇場中達到與報紙相類似的效果,鼓勵觀眾在劇場探討社會議題。而2000年的板塊劇團(Tectonic Theatre)創作的《同志少年虐殺事件》The Laramie Project,將美國紀錄劇場推到高峰。還有後911 的《我的名字叫麗秋歌里 》My name is Rachel Corrie,亦帶來不少迴響。

Anchor 1
222226-P1045628.jpg
紀錄劇場在華文

紀錄劇場近年開始在華文地區相繼出現……

香港

 

在香港不乏以開拓政治討論為目的的劇場作品;以文獻入戲其實早於90年代已出現,但打正旗號以紀錄劇場為創作手法的,有一條褲製作《本來沒有菜園村》、《1967》、《教育有戲》及《樂地生根》、中英劇團的長者口述歷史劇及進劇場的引錄劇場《樓城》。
近幾年愈來愈多的獨立藝術家及小型劇團作嘗試,如林燕、她說創作單位、Spoken Light 及 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等。相信本地政治不穩、集體創作的流行及主題愈見複雜等背景,催化本地紀錄劇場的發展。

 

中國

 

內地有生活舞蹈工作室,探討樣版戲的舞蹈作品《紅》(此劇曾來港參展 i-dance 舞蹈節)

 

澳門

 

澳門的戲偶紀錄劇場 Made in Macau 2.0,甚至早至《碌落蓮溪舞渡船》、《漂流者之屋》、石頭公社《是或不是快樂王子》與梳打埠實驗工場的兩部《記憶藍圖》等,都在演出中應用紀錄劇場的創作手法。

 

台灣

 

台灣在台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全力策動下,不單邀約作品及海外藝術家舉辦紀錄劇場工作坊,更鼓勵本土劇團嘗試,如2015年台北藝術節,由阮劇團負責的開幕節目《家的妄想》。

Anchor 2
DAN_7305_rev.jpg
一條褲製作與紀錄劇場

在香港發展紀錄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願,大約2002年首次聽聞「紀錄劇場」,好友興致勃勃的給我介紹《同志少年虐殺事件》紐約的演出。那時我正思考劇場可以怎樣與社會接軌,《同》劇以一件真實事件為基礎,創作人身體力行搜集資料,然後編作成一齣情理兼備的劇作,這種創作方法彷彿打開了一扇門。不久自己便牟然以一宗本地案件為基礎,搜集資料,企圖東施效顰,可笑自己低估了紀錄劇場的籌備功夫,結果處處碰壁,計劃無疾而終。最深刻是致電一位報告文學作者,她寫過這宗案件,我道明意圖後,她便搶白:「你們這些攪戲劇的人,有沒有想過當事人的感受?」被她數落了十多分鐘,令我幡然醒悟,紀錄劇場的力量來自它與真實息息相關,但是也正因那是別人的真實人生,我必須謹慎,不能輕忽,所以便把紀錄劇場暫擱一旁了。

2013年出現啟機,劇團以「重建」為主題參加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當時我想:「何不以紀錄劇場來介入?那不是扣連劇場與社區的上佳手法嗎?」況且擺在眼前便有反高鐵/菜園村這件事為依歸,感謝當時不少朋友協助,尤其是菜園村村民慷慨分享,令平日甚少有迴響的社區文化大使演出竟然獲得觀眾投稿鼓勵:

 

「選擇用藝術作為歷史、社區、群體的發展紀錄,並不是因為我們對於消逝的事物過分執著,而是因為我們看到這些消逝的事物中,珍藏著一些重要的價值。我們把這些重要的事物整理、組合,以溫和的方式向大眾訴說,希望能得以溝通、理解、支持,乃至傳承。⋯⋯我們必須不斷地去提醒,紀錄這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和價值,這是藝術的責任,我們每個人的責任。」Cici,主場新聞:【藝術作為一種紀錄-《重建菜園村》-紀錄劇場】

《重建菜園村》後來更繼續發展為《本來沒有菜園村》,創作期間,令我看到紀錄劇場另一重要價值:打破迷思,給予平民百姓話語權。憑這信念,我著手創作《1967》,希望為這段模糊的歷史撥開雲霧:

「製作人員為這套劇投入了大量心力,蒐集資料,走訪親歷 67 事件的民眾、警員,以及社會學者,把歷史碎片拼貼成這幅綻放異彩的時代馬賽克。⋯⋯不單以多元角度敘述、組合歷史片斷,更把立場迥異的個人、以及團體之觀點呈現出來,讓觀眾能對 67 事件有更全面的認識。」老飛,《1967・騷動》:「硝煙下的脈搏:記《1967》觀後感」

經過以事件為主軸,我轉而著眼特定社群,挪用了與紀錄劇場相關的標籤-人種誌戲劇,美國學者 Johnny Saldaña 認為兩者其實二而為一,只是側重點不同,所以不少紀錄劇作,也可稱為人種誌戲劇。我們其後陸續創作了《教育有戲》、《落地生根》、《中間人》、《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時代紀錄者》等,聚焦不同社群,聆聽並分享他們的說話與故事,喜見成果為他們帶來動力:

 

「全劇精彩和值得思考的地方未能盡錄,我亦寧願各位會買票入場支持,尤其行家,你或許會買到共鳴,或許會因著你一直猶豫的事能夠找到答案。我衷心感謝胡海輝老師和一眾演員,把記者內心的掙扎和日常工作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眼前,儼如一個老朋友跟你說『我明白你』般教人安慰。」Hoi Yan Tam,香港記者協會網頁-【道出記者內心掙扎的戲劇-《時代記錄者》】

經過數年實踐,我深信紀錄劇場有其價值,至少令我這劇場人對社會的人與事明白了不少,況且香港還有不少題材值得探討,一條褲製作也正蘊釀著不同計劃。不過紀錄劇場這類型本身還有許多探討空間,我一直受英語世界的紀錄劇場薰陶,非英語的取向必然又是另一片天空, 期望經過2017年夏天紀錄劇場節的沈澱洗禮,未來紀錄劇場在香港有更蓬勃的發展。

Anchor 3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主辦 Presenter

Pants_logo_grey_02.png
hkadc_logo.png

一   條   褲   製   作   為    藝    發    局    資    助    團    體

Pants Theatre Production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HKADC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The content of these programmes does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不反映本局意見。

Hong Kong Art Development Council fully supports freedo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project do not represent the stand of the Council.

bottom of page